中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验收 潜深达4534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正式完成验收,验收结果显示潜水器总体性能优秀。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11月上旬开始进行验收,经历了包括拆卸检验、通电检查、目视检查、着色探伤等在内的一系列检测,重点检查潜水器在经历了海上试验、特别是多次最大设计深度下潜后的技术状态。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胡震:海上试验完成以后检测表明,我们的潜水器总体性能是非常优秀的,同时它的作业能力也是非常棒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在海试阶段,其实在大深度下就是1000米以上的深度,特别4500米都能实现连续下潜,就是我今天下完了,明天继续下。而且在水下的时间,也是可以超过十个小时,这个也体现了它的是总体性能,还是非常稳定可靠的。
“深海勇士”号是我国继“蛟龙”号之后,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今年夏天在南海进行了为期46天的海上试验,高频率下潜28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534米。海试共完成388项测试,潜水器上设备工作稳定、可靠性好。
记者独家下潜揭秘“深海勇士”试验过程
水池训练 心理体力多重考验
“深海勇士”的研制,在总装联调之后,要首先进行水池试验,之后再到海上对潜水器性能进行测试。在“深海勇士”的试验过程中,央视也争取到机会,能够首次独家在试验阶段就跟随潜水器下潜。为了最终在海上试验中能够有好的表现,记者提前在水池试验阶段就开始进行长时间训练,并通过视频独家记录了相关过程。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央视记者董彬的镜头共同去体验这个过程。
对潜水器来说,在海上试验之前,要经历在水池的试验过程。这个过程,对潜水器的试航员们来说,也是熟悉潜水器操作,掌握相关设备使用的过程。今年6月份,我也和试航员们一起,进行了水池训练。
央视记者 董彬:我现在所在的是无锡中船重工702所的专用测试水池,在我身后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潜水器又一次下潜之前的准备,今天是潜水器的第39次下潜,在经历了之前的一系列理论培训之后,今天也是我第一次要坐在潜水器里真正地进入到水池进行一次下潜。
下潜前的一项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够进入载人舱。由于潜水器内部是通过气瓶提供氧气,在进舱之后,检查供氧设备是首先要完成的工作。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试航员 张伟:我们正常氧源是这个一排,然后应急开放式(氧源)是五排,应急面罩是一排,所以我们正常是从这个正常氧源到应急氧源依次往下使用。
载人舱的密封程度,在水中直接关系着人员安全,封闭舱口盖,也是在下潜之前需要仔细确认的环节。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试航员 张伟:先把它拉下来,把这两边的销子给固定好,销子给固定到位。然后进行旋转,把舱口盖给压紧,最后用这个塞尺来测量这个四周的间隙要均匀。
央视记者 董彬:现在我们看外面的情况,跟刚才不一样,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水了,整个的这个过程非常平稳,其实对于我一个第一次坐着潜水器下潜的人来说,真的是没有想象,原来入水其实是一个非常平稳的过程,没有任何的感觉。
各项测试均模拟海试需要
在水池的下潜训练,所有内容都充分模拟海上试验当中,潜水器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在这其中,下潜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对潜水器进行操控,以及主驾驶对机械手的操控能力,都是训练当中的关键。
根据试验流程,此次的下潜要进行原地回转、定深定向定高航行等一系列测试内容。
央视记者 董彬:跟刚才有一些感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稍微觉得,整个的潜水器它是在有一定速度在动了,现在能听到外面有水声。现在这是我们从观测窗看到的水下的画面,水里确实是比较浑,但是在转圈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水泡不断地从潜水器两边出现。
潜水器在水池测试的内容,也是在考虑海上将会面临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的。
张伟:因为我们可能在海下会遇到这样的这个工况,需要原地回转的,所以我们潜水器就具备这个原地回转的这个功能。
在选择了合适的位置,潜水器在水池底部坐底,开始了机械手的操作训练。
央视记者 董彬:现在张伟正在舱内操作机械手,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舱外机械手的一个运动。舱内和舱外的机械手其实是一个一比一的关系,舱内的机械手其实是舱外机械手的微缩版,但是各个关节跟舱外的机械手都是一样,所以这样舱内的操作人员也会比较方便的操作舱外的机械手,现在它已经夹起来了一个软绳。
张伟:这个主要就是要训练机械手的精细操作,因为我们通过这个画面也可以看得到,但是它这个空间感不是那么强。我们要训练这个主手和从手的协调动作。
在完成了当天的试验内容后,潜水器顺利返回水面,通过吊车从水池中重新吊放到台架上。下潜人员要在返回陆地后,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心理和身体指标的测试。
央视记者 董彬:在整个测试的过程当中,其实不仅是对潜水器性能的一个测试,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也是对下潜人员的一个自身素质和自身状态的一个测试,这个也是为了我们之后,能够总结出一套系统,对于潜航员的培训有更多的帮助。
海上下潜:记录与观察同步
水池试验的一系列科目,都是围绕海试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的。从9月16日海上试验开始,潜水器一直状态稳定,表现出色,这也使得海试队决定,央视记者可以跟随潜水器在海里进行下潜。这也是中国载人深潜团队,首次允许记者在海试阶段进行下潜。
2017年10月1日,“深海勇士”海试的第27次下潜。在下潜之前,潜水器的两位副总设计师给我讲解了本次下潜的任务,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 叶聪: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观察,然后协助这个潜航员,保证设备和你们的安全。第二个这次下潜有很多作业的内容需要你去记录,你要适应操作的手柄。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 杨波:这个DVL就是多普勒测速仪。在这里面有一个数据叫对底高度,一般是在对底高度150米左右的话,这个值就会显示出来,这个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在水下进行这样一个观察,并且及时与潜航员进行一个沟通。
走在从指挥部走到潜水器旁边的路上,朝夕相处的海试队员都在为我加油鼓劲。当我来到潜水器旁边的时候,下潜前的相关准备都已经准备就绪。
央视记者 董彬:我等一下是要从接近船尾的这个位置,然后进到潜水器里面,其实现在潜水器是正在往外开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今天跟我一起的主驾驶张伟已经在里面去做一些准备了。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在后甲板上是一个非常忙碌的过程,进行一系列舱内和母船的通讯检查确认后,海上的下潜正式开始。
央视记者 董彬:(我所在的)右舷的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其实主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去看我们在这上面有的这种各种各样的摄影摄像设备在水下的一个表现,这个其实是我这次下潜最主要的一个工作之一。
海上下潜:水中光线变化明显
潜水器逐渐下潜,从观察窗向外看,风景也在不断变化。
央视记者 董彬:外面目前的一个情况,通过肉眼来看,真的是蔚蓝的颜色,而且有阳光,波光粼粼的,能通过水面透下来,形成一束一束的光柱,感觉是特别奇妙的。刚下的时候,有一点这个晃动的感觉。
张伟:现在在水面还是有些晃,只要深度达到十米以上,就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
央视记者 董彬:现在我们要记录一下正在下潜的GPS位置,这个也是每一次下潜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记录的一个点,这个数据其实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下潜的参数之一。
潜水器下潜的速度,大概是每分钟40多米,随着深度不断增加,潜水器外面的光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央视记者 董彬:现在我们正是下潜到一个快180米左右接近于200米的这样的一个位置,但是看窗外的情况现在已经是比较漆黑的。如果不开灯的话,其实看外面是一个很难能看到的,但是坐在舱里面的感觉确是比较好,因为刚才在水面相比,现在在水下已经完全没有晃动。
海上下潜:见闻奇特 经历难忘
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都长什么样?坐在潜水器里下潜到一千多米的海底又是怎样的感受?
随着深度不断增加,透过观察窗看出去,各类奇特的海洋生物逐渐变得多了起来,星星点点的浮游生物,水母,游动迅速的红色小虾陆续出现在视野中。潜水器在预定位置平稳坐底后,各类体型“庞大”海参不断映入眼帘。
央视记者 董彬:这个就我们这一次的4K高清的摄像机拍的画面,刚才找张伟抓起来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左边的机械手,整个操作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把焦对到了非常近的位置,然后近距离地去拍摄,整个抓的过程,这次是非常干净利索。
随着深度的增加,潜水器内外的温差变化,也在观察窗的玻璃上留下了痕迹。
央视记者 董彬:水下的温度跟水面上的温度其实是不一样的,越往下走由于阳光也射不进来,所以下面的温度其实是会比较低的。玻璃旁边的这样的一个位置,已经有冷凝水的出现了。
在完成了试验任务后,潜水器开始上浮,随着距离水面的高度越来越近,舱外的海水也开始明亮起来,但是重新回到水面,却经历了整个下潜过程当中最晃的一段过程。
央视记者 董彬:在潜水器里面在等待这个在水面上等待的过程,其实是晃动最严重的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上面的这些数据,纵倾和横摇的数据在不断地变化,也可以看到其实现在晃动地幅度也是很大的。
在经历了大概10多分钟的等待之后,舱外螺旋桨的声音越来越近,这是母船逐渐靠近我们的信号。在潜水器重新被吊放回母船之后,我们三位陆续走出载人舱,在甲板上,等待我们的是一场海试队员们精心准备的特殊仪式。
央视记者 董彬:载人深潜界的一个传统,从美国的埃尔文号开始就延续了这个传统,就是每一个新下潜的潜航员,在到达他们的新一个深度的时候,都将进行一次浇水礼。
四个多小时的水下历程,最深到达水下1057.5米,11次遇到生活在水下1000多米的海参,获得海洋生物样品2只,海底沉积物样品2管,测试多部水下摄影摄像实际使用效果,这是央视记者首次在海试阶段跟随潜水器下潜的成果。能够在海试阶段进行下潜,也充分证明整个研制团队对潜水器性能有充分信心。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胡震:下潜的所有的内容,都是能够按照我们设想的要求来实现,这是海试的这次4500米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潜水器表现非常稳定。经过我们协商,觉得这个潜水器已经具备了应用的一个技术状态,所以我们才会同意你继续参加这次下潜。
来源: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Copyright?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备案证号:琼ICP备13001552号-1 |
琼公网安备 46020102000014号 |
地址: 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
网站维护:深海所办公室 |
邮编:572000 邮箱:office@idsse.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