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标志着我国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第一阶段取得圆满成功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科院国际伙伴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项目、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深渊科考与装备海试共享航次”项目共同支持下,2022106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三亚启航,历时157天,环大洋洲航行22000多海里,3次停靠新西兰进行补给和人员轮换,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于2023311日返航抵达三亚救捞局码头。 

  航次是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发起的 “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Global Trench Exploration and Diving programmeGlobal TREnD)”第一阶段科考航次,来自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Water & Atmospheric Research, NIWA、奥克兰博物馆Auckland Museum,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海南狮子鱼深海技术有限公司、海南深科海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10所国内外机构参与。科考队先后在西南太平洋克马德克海沟、东南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深渊和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开展系统性载人深潜综合科考,将我国载人深潜科考由马里亚纳海沟拓展到全球多个深渊海沟,开辟了我国深渊深潜科考新疆域,开启了“奋斗者”号国际合作和万米载人深潜新征程。 

  在新冠疫情阴影和超长航期的双重考验下,科考队克服西风带恶劣海况和突发疫情,通过优化船舶低能耗综合保障和潜水器高效运维体系等方式,使得奋斗者号的综合运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本航次中,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其中在克马德克海沟完成下潜31次,4次下潜深度超万米,10次下潜深度超9000;平均深度7429米,最大深度10010.9米(CTD测量数据)。在蒂阿曼蒂那深渊完成下潜30次,下潜站位几乎全覆盖了蒂阿曼蒂那深渊轴部的不同构造单元。此外,在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完成下潜2次,到达了该海域最深点。截至目前,奋斗者号已累计下潜189次,其中万米级下潜25次,共有来自23家中外单位102人随奋斗者号下潜,其中万米级下潜人员29人。 

  除了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作业之外,科考队还完成了着陆器布放回收、CTD采水和重力柱取样等常规作业任务,是国际上首次在克马德克海沟区域开展的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调查,也是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蒂阿曼蒂那深渊和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底部开展实地观察和取样,采集了丰富的深渊宏生物、岩石、结核、沉积物和水体样品,为深入理解深渊底部流体活动形成机制与环境效应、深渊的生命演化与适应机制、深渊沉积环境演变以及板块俯冲与物质交换通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本航次中,中新科学家探索了一种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来自新西兰NIWA和奥克兰博物馆的五名外籍科研人员参加了科考并跟随奋斗者号下潜。NIWA科学家Kareen Schnabel博士和深海所潜航员邓玉清同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点(Scholl Deep)的女性。Kareen Schnabel博士也成为了奋斗者号的首位国际乘客,标志着奋斗者号迈进了国际合作新征程。两次靠泊奥克兰期间,依托于探索一号,成功举办了中新联合航次招待会和华人华侨参观交流活动。期间,科考团队向中外嘉宾和媒体介绍了科考任务实施情况和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国载人深潜的作业能力和运维水平,以及积极面向国际开放合作的自信姿态。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陈世杰等对此次中新联合科考给予高度评价,王小龙指出今年正值中新建交50周年,探索一号携“奋斗者”的到来为不断发展的中新友好合作关系增添了新的注脚,这次考察访问是一次探索之旅、友好之旅和寻求合作之旅,为中新开展海洋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本航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运维体系走向成熟、稳定,同时Global TREnD计划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后续,“奋斗者”号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推动Global TREnD计划,将深潜科考拓展到智利海沟、汤加海沟等典型海沟,开展多国联合的、系统的深渊地质、生命和环境科学多学科综合深潜考察。 

 

正在返航的“探索一号”科考船

参航人员挥手致意

活动合影

2月4日,“奋斗者”号在蒂阿曼蒂那海沟5600深度发现鲸落

2月8日,“奋斗者”号在蒂阿曼蒂那海沟5500米深度发现飞象章鱼

通过“奋斗者”号采集到的碳酸盐岩烟囱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