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信箱   |    信息公开   |    内部办公   |    内部办公(旧)   |    ARP   |   图书馆   |    中国科学院   |    ENGLISH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交流动态

“深海科技·仪器赋能”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交流和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撰稿/陈小梅 摄影/王冬梅、郑伊  |  发布时间:2025-04-01  |  【打印】 【关闭

  

2025年3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深海科技·仪器赋能”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交流和应用研讨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Micro - CT、FIB - SEM等样品前处理、原位测试、图像数据处理、仪器测试等相关技术,旨在推动先进表征技术在深海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中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崖州湾园区管理部主任张忠、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研部部长彭桂华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内40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的120余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会,共同探讨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在深海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李金华研究员以“显微学新技术与地学新时代”为题,深入剖析了显微学领域涌现的前沿技术,阐述了这些新技术如何为地球科学研究打开全新的视角,从微观层面揭示地质演变的奥秘,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显微技术革新对推动地学发展的重要性。西北大学韩健研究员分享了“利用X射线显微镜研究黑珊瑚起源与演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精彩的案例,展示了X射线显微镜在黑珊瑚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帮助大家了解到这一技术如何助力生物学家追溯黑珊瑚漫长的进化历程,填补了深海生物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尚、西湖大学的高相波、湖南大学的陈庆伶、崖州湾南繁分析测试中心的李娜、深海所的张磊与王冬梅,也分别在会上带来了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精彩报告,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为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蔡司中国、Comet公司等企业界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分享了相关仪器设备的最新研发成果与实际应用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见解。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通过实地调研崖州湾深海科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围绕样品前处理、原位测试、图像数据处理、仪器测试等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讨论。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和互动答疑,与会者对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在深海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深海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多维度形貌表征技术在深海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研讨会结束后,部分参会代表于3月29日赴三亚南山港码头有限公司(国内一流科考码头)、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鹿回头园区进行了调研参观,实地了解深海科考装备和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会议现场

会议合影

Copyright?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备案证号:琼ICP备13001552号-1   琼公网安备 46020102000014号
地址: 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邮编:572000 网站维护:深海所办公室   邮箱:office@idsse.ac.cn